端本学校校史
端本学校创办于1937年, 当年地方先贤张石燕、萧耀商等人, 有感于本地孩童求学不易, 乃联络亚依淡先贤蒋才品等,发起创校宏志, 以月租6元用当时大街一间板屋楼上 ( 现侨兴派报社隔邻 ),, 创校授课, 并礼聘严姓校长主持校政, 定校名为-华侨学校。
创校之初, 教室因陋就简, 学生多来自山区乡野, 人数不多, 严校长主持校政不到3个月, 即因某些事故,不辞而去, 校务因而停顿, 当时, 校董力邀先贤钟岳鹏出面主持校政, 校务才得顺利进行。
1938年, 鉴于学生有所增加, 原有楼上课室已无法容纳, 校董提出自行择地, 兴建新校舍的建议, 获得全体乡民热烈响应及支持, 并向马来人租借一片位于现戏院路尾的土地作为校址,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搭建亚答板屋一间, 再分隔成 3间, 中间为礼堂, 两旁为课室, 新课室于1940年间落成, 并择日上课, 在经过数十年无情岁月的洗礼下, 该校舍主体建设迄今已荡然无存。
1941年, 日军南侵, 学校被迫停课, 更被迫改为日文学校。
1945年,和平过后, 因百业萧条, 学校经济拮据, 复办无方, 基于民族教育千秋大业, 钟岳鹏再度受邀义务支持校政。
1946年, 学校经济好转, 钟岳鹏校长功成身退, 校董聘请陈浩校长掌校, 是时学生已近百人。
1947年, 徐成全校长掌校, 同年, 徐校长离职, 校董改聘吴剑平老师出任校长。
1950年, 局势骤变, 英国殖民地政府颁布紧急法令, 散居在山区乡野的居民被迫迁入新村, 一时间学生人数骤增, 校董决增建一排3间亚答板屋课室, 以 容纳日增的学生,由于经费不足, 高年级学生在上劳作课时, 也协助搬泥挑土, 减低建筑经费, 为学校尽心尽力。目前, 该处尚余有一间简陋课室, 为此间华人义山理事会借用储物室。
1953年, 林纬禄校长掌校, 为遵循当时教育法令, 在校董的同意下, 决定改校名为-端本学校。从此, 该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54年, 张叶萍接任校长后, 鉴于当时的校舍已不能应付学生日增的需求, 加上校地是租借的私人产地, 能发展的空间受到局限, 校董决定择地迁校, 在向当时的殖民地政府申请取得现校址主权后, 校董再发动全村筹款, 进行第二次建校运动,为兴建8间新课室和教职员宿舍而努力, 由于当时众多村民迁入新村不久, 谋生困难, 筹款运动受到重重波折, 所幸筹委会诸公坚定信念, 排除万难, 更有幸得到南马黄梨种植有限公司鼎力相助,除捐助一万余元外, 尚派出数架铲泥机, 协助整平校地。
推动这次建校运动的功臣除当时的校董, 和现尚可记忆的热心人士有:杨集崇、钟成旺、钟岳鹏、宋振钦、苏连水、黄兴甫、钟景添、李汉、钟良祥、钟良耀、赖志、黄登欣、李苟、李金、曾平生、郑福生、苏国钧、林如龙、林玉山、孙振仕、黄年长、张文平、钟林成、张坤、吴有土、蔡明才、吴作翼、曾志祥、李木云等人。
1955年, 新校舍落成,校董择日举行开幕典礼, 出席嘉宾尚有当时的副教育部长朱运兴先生, 并举行游艺晚会及舞狮等庆祝活动, 极一时之盛,该校之发展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从1937年创校至1955年迁校的发展过程中, 先后出任该校董事长的先贤有张石燕、洪秀中、苏连水、钟成旺、黄兴甫、杨集崇诸先生, 惟正式年表已无法考核。
1966年, 董事会筹建教师办公室, 当时董事长仍由杨集崇担任。
1969年, 苏金顺先生担任董事长, 期间增建两间课室。
1973年, 教育部谕令成立家教协会, 房良荣先生被推选为第一任主席, 期间推动筹款, 重建篮球场。
1975年正月, 张叶萍校长于任内逝世, 校政由黄循诚副校长摄理。
1976年, 余承海先生担任家教协会主席, 教育部拨款10万元, 增建双层课室4间, 是时,董事长仍是苏金顺先生。
1977年, 钟来路先生出任家教协会主席, 教育部委派一名不语华文华语者到校掌校, 受到董事部、家教协会及埠众极力反对, 并派出代表团到吉隆坡教育部陈请情命, 较后教育部俯允民情, 收回成命。
1978年, 余承海先生担任董事长, 教育部委派周隆凯校长掌校, 任内致力提高学生阅读及学习风气, 加强董家协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延至今日的董家教有事必联席讨论的良好关系也于此为始, 建树良多, 任内并筹组学生军鼓乐队, 邀得当时的地方政府及房屋部长拿督曾永森莅临为乐队主持成立典礼, 军鼓乐队历 来表现优越, 为该校争取得殊多荣誉。
1980年, 苏金顺先生再度当选董事长, 温才先生任家教协会主席。当时, 全校学生已逾800人, 乃获教育部提升为A型小学, 并委派罗玉明校长掌校。 任内不断加强校内各项设备及提高学生学术水平, 贡献殊多。期间, 董事会及家教协会向教育部争取拨款重建校舍, 并获得批准40余万元, 重建8间课室, 但迟迟未获正式拨款通知。后数年, 国家面临经济不景,有关拨款计划终成泡影。
1981年, 钟来路先生再任家教协会主席。
1983年, 郑金辉先生担任董事长, 教育部委派黄亚云校长主持校政, 校务及学生人数平均发展。
1985年, 哈芝刘书云校长掌校, 校务平稳发展。
1987年, 刘校长退休, 由江亚华老师代理校政, 陈诗咏先生被推选为家教协会主席。
1987年12月, 教育部委派彭金友校长掌校。眼见逾30年8间旧课室已破旧不堪, 濒临危楼状况, 加上学生人数已增至近千人, 乃毅然向董、家协会献议重建及扩建新校舍, 董、家协会经慎重考虑后, 决定接受献议, 即着手成立扩建校舍委员会, 推展扩建计划。扩建计划公布后, 马上获得各阶层人士响应, 各社团领导更不落人后, 纷纷以各种形式举行义卖、义唱、义演、义剪、狮团义采等筹款活动, 可称得上八方响应, 万众同心, 未及数月, 义款已接近50万元, 而扩建计划也一改再改, 而原定计划重建8间课室增加到12间, 而最终以建18间定案。
1989年, 扩建图测获得批准, 新校舍动工兴建。
1991年3层楼18间新课室新校舍落成, 全体师生改在上午上课。同年5月, 举行千人宴庆祝, 同时宣布第二期兴建综合大礼堂及6间新课室计划。
1992年, 彭校长退休, 张瑞发副校长受教育局委派摄校政, 董事会推选康山岛先生任董事长。由于人事上的变迁, 扩建委员会进行局部改组, 筹建工作仍延维不断。
1993年年底, 3层6间新课室动工兴建, 恭请居家县教育局长及李氏基金会代表李成锦先生共同主持奠基典礼。
同年11月,
获南洋商报及皇帽啤酒厂赞助 ,举行十大歌星义演, 扩建委员会推展另一轮更广泛, 更深入的筹款运动, 全村再现捐献热潮, 筹得之义款高达 87万元, 演出盛况空前, 为该校的发展创造出一项历史性的奇迹。 同年, 居銮县教育局举办全县各源流小学食堂整洁比赛, 该校食堂荣获第一名。
1994年, 林国才先生出任董事长, 教育部调派刘俊建校长掌校, 6间新课室建竣, 大礼堂工程开始动工。
1995年, 综合大礼堂正式竣工, 在刘校长的策划及领导下, 全校师生进行美化校园工作, 栽花植树, 绘制教育性壁画, 兴建汽车亭及砖墙篱笆, 并获得拿督刘文丰州行政议员拨款为校内马路、通道及礼堂前空地铺设柏油, 教育部也拨款为全校装设消防系统。
同年4月,
该区国会议员阿都哈密与拿督刘文丰州行政议员联合主持第三期 3层9间新课室工程动工仪式。
同年9月,
第三期扩建工程正式动工。
同年, 该校食堂第4度荣获全县食堂整洁第一名。
同年10月28日, 举行千人宴, 热烈庆祝综合大礼堂落成暨开幕, 恭请拿督刘文丰州行政议员及全国董总主席郭全强博士联合主持仪式,并在南洋商报及星洲日报柔佛版刊登全版特刊,以志其盛。
1996年, 9间新课室正式启用, 同时增设冷气电脑室。 同年5月, 该校被州教育局评选为州内国家发展学校郊区小学组第一名的荣 誉, 该校之发展, 再迈向一个新纪元。
1997年, 教育部委派李坚持校长掌校, 适逢该校创校60周年, 乃向董、家协会献议举行庆祝活动。在董、家协会及校友会的共同配合下, 决定以秉承“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的原则和精神, 在一个目标、四大宗旨和五项纲领的工作方针下, 筹办一系列的校庆活动, 并定下11月15日为校庆日, 庆祝活动包括了: (1)出版纪念特刊;(2)举行恳亲文娱晚会;(3)新校舍与电脑室开幕礼;(4)校友及学校作品展;(5)建设与美化校园一系列项目。
在迎接这划时代意义日子的前夕, 庆委会除了筹得近20万令吉(包括国会议员及都哈米1万5千令吉的拨款)外, 基本上也完成了数项硬体建设工作。诸如雨盖走廊、冷气视听室、冷气牙科室及八角凉亭等。为了表扬前校长彭金友校长对该校的贡献, 庆委会在徵得董、家协会认同后, 将视听室命名为 “彭金友视听室” 。
1997年11月14日至15日, 该校如期举行60周年校庆大典, 为该校发展再写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1998年, 李坚持校长调任, 教育局委派谢坤校长掌校, 到任伊始, 谢校长即倡议, 在校内逐步推行精明学校计划, 以期在校内达到全面电脑化教学的目标, 此项倡议获得董事部及家教协会认同与支持, 并定于12月5日晚在大礼堂举办“爱心资讯千人宴”, 此项活动获得区内广大华裔同胞热烈支持, 筹款总成 绩突破20万令吉, 工委会也同时“与时并进”购置40台新电脑, 时至今日, 该校之行政系统、图书馆管理, 已按当年计划逐步完成电脑化, 并在每间课室及特别课程安装电脑、布幕及投影器, 全面落实当年计划, 朝向精明教学迈进。
1999年, 校方及董家协有感于校内硬体建设必须进一步提升以应付今后发展的需求, 决定再推行另一波筹款运动, 以建设一栋4层行政楼, 建委会成立后, 首先得到柔州州务大臣拨款10万令吉, 随着得到星洲日报、光明日报及 Tiger 虎标啤酒公司答应于2000年7月29日在该校举办一场筹款义演, 这是捐款数目与日俱增, 在演出之前已突破100万令吉大关, 最后以110万令吉为终 数, 同年11月6日, 举行动土礼, 2002年竣工, 2003年新学年开始启用, 为表扬在这项建楼活动中, 捐献款项最高的热心人士, 工委会决定将整座大楼命名为 “余承虎行政楼” 楼下食堂为陈美菊堂, 2楼为百利堂, 3楼为黄金耀堂, 以此为族人典范。
随着行政楼的落成和启用, 校内各项设备也趋向完善, 在谢校长的全力推行和董家协有力的支持下,成立了校内广播站, 着力于推行人文教育, 如弟子规、孔子论语、唐诗、礼仪活动等, 以营造一个富有文化气息及充满爱心的学堂, 一切皆为提高莘莘学子素质着想,朔造一个个品格与学识具备的“棒小孩”。
端本于 2007年杪欢庆建校 70周年,适逢谢坤校长荣休举行双庆大典。洪谦诚校长随之接棒,在任四年,校务平稳发展,UPSR成绩逐年提升,校外学术与体育竞赛屡创佳绩;此外,获得董家协良好配合,于2010年获国会议员梁德明拨款为各班级装置新式黑板。
2011年秒,甘瑞阳校长接掌校政,当时与董家协达致共识,为学校添置“电子多媒体教学系统”,国会议员梁德明受邀主持启用仪式。翌年,董事长林国才更高瞻远瞩,引进电子白板,配合五彩影音的教材辅助教学,与时并进,开启精明教学一片天。
2013年,在柔佛州董联会穿针引线下,来自北京大学4名本科生到访端本,进行为期2 周文化与教育交流,多方面正能量,激发学子于该年 UPSR 绩创下高峰,获州教育局颁予卓越表现奖。
应21 世纪教学之需,校方于 2014 年设立第二间电脑室,有效安排各班学生上电脑课,提升教学素质;推展精明教学的努力,在2015年获得加强。
校方也于2016年,获得国会议员拿督梁德明拨款十万,在校园装设太阳能板。除此之外,重建厕所、体育室、礼堂舞台及雨遮棚、增设校门口雨盖、电子告示板等工程逐一完成,学校建设更臻完善。
人文教育的推动,董家协一路坚持:端本军鼓乐队成立于1979年,近年成功转型并迈入第39个年头,2016年在丹绒马林全国铜管乐盛会豪夺四奖(最佳表现、铜管、敲击及银奖);第26届中秋园游会举办全国精英舞狮邀请赛,就是明证。
端本华小欢庆建校80周年之际,获第13及30届热心校友联合报效孔子圣像,建竣后由董家协于28/9/2017孔诞日举行推介礼,为宣扬伦理教育铺路并营造校园书香气息。1/10/2017的80周年校庆,适逢中秋佳节,校友齐聚共襄盛举,不愧是学校近年来一大盛事。年杪甘瑞阳校长荣休,由朱秀玲校长接任。
董事长林国才把发展学校视为己任,带领大伙儿出钱出力,深得阜众尊敬,任期内(1994-2017)建树良多,更积极提携后进,2017年林国才董事长正式卸下重任由陈子良接下领导担子至今,延续办校千秋大业。
2018年时任教育部长马智礼莅临端本第28届中秋游园会并为大会主持开幕,并与村民共庆佳节。为了使观众拥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董事部耗资约七万五千令吉于大礼堂舞台安装LED屏幕 。此外,为了使全校师生拥有更舒适的进餐环境,董事部也于当年进行提升食堂设施工程。与此同时,学校礼堂也安装上工业大风扇使室内通风,空气更为流通。
2019年学校有幸获选为居銮县2025年学校转型计划学校,为学校转型作出准备。故此,校方积极提升校园设备,除了增设会客室以方便接待外宾,同时建设了环保室以使学校更有效地展开环保工作及作为展示站。为丰富校园多姿多彩教育文化以及促进马中学生情谊,中国东湖小学到访交流,两校缔结为姐妹校。
2020年学校持续推行学校环保计划,参与大马伊斯干达生态生活挑战提倡节约能源及环保从学校做起的活动并在其中的资源回收整合及低碳挑战组别中皆名列三甲,表现优异。同年学校获教育部拨款为校舍重新粉刷油漆的用途,粉刷后的校园更为美观,打造更良好的学习环境。
2022年七月丁雪芳校长接任校长一职。在校长的领导下,全体师生群策群力使学校荣获柔佛州华小强化马来文计划楷模奖殊荣。丁雪芳校长亦不吝与他校分享心得与经验。在董家协全力配合之下,学校硬体设施进一步获得提升,不仅教师停车场获得整修,学校牙科室更是焕然一新,让学生能在舒适的环境下检查牙齿及接受治疗。
2023年学校参加大马伊斯干达生态生活挑战赛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学校组别奖及学生与家庭模范奖。除此之外,端本师生亦受邀参与低碳嘉年华展览,表现有目共睹。
2023年学校再次进行跨国交流活动。中国天立教育到访学校进行国际交流活动,会上两国学生通过进行认识两国传统游戏、分享特色美食及一系列活动相互交流与了解,学生得益匪浅。
2023 年获拨款修建雨盖走廊,在教育部推行的昌明计划下,学校也获拨款七万令吉作为提升学校五星级厕所之用途。
除此之外,学校作为柔佛州华小强化马来文计划楷模学校亦有幸受邀为居銮县教育署开放日展示单位之一。
2024年端本华乐团参加“乐响皇城”全柔小学华乐赛荣获合奏组银奖。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推广多元文化交流,让学生有机会与友族同学相互沟通与交流,除了特邀临近国小到来学校交流也带领学生走入国小,让三大民族学生有机会进行交流。
今日之端本,已是本区华裔同胞团结的象征, 固然有它的优点和特色, 但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地, 但愿后来者秉着先辈办学的精神, 继续发扬光大, 真正做到“端本以我为荣, 我以新邦为荣”的精神实质。